購車談價中的十大誤區 新手買車需避免(三) | 買賣攻略 | 大紀元汽車網 auto.epochtimes.com


2024-09-29 | 星期天

購車談價中的十大誤區 新手買車需避免(三)

發表: 2015年04月14日

如果你已經選定了理想的品牌和車款,忽然看見本月大優惠,怎麼辦?當然毫不猶豫,去車行成交。(Fotolia)
如果你已經選定了理想的品牌和車款,忽然看見本月大優惠,怎麼辦?當然毫不猶豫,去車行成交。(Fotolia)

汽車畢竟是大宗消費品,爭取最大利益,是消費者的初衷,而對車行來說,當然也會爭取最大利潤,因此了解購車談價規律,做好充足準備,避免誤區和失誤,方可順利成交,滿意而歸。

誤區之五:錯過優惠期

如果你已經選定了理想的品牌和車款,忽然看見本月大優惠,怎麼辦?當然毫不猶豫,去車行成交。汽車廠商間競爭激烈,為提高市場占有率,會選擇時機,推出短期優惠,吸引消費者,推高成交數量。消費者通過各類廣告看到的當月優惠計劃,往往都是廠商推出的短期讓利行為,適用於某一地域的所有車行。一旦有這樣的優惠機會,當然應該抓住。

有的消費者,錯誤的認為,本月的優惠,下月還會繼續,不著急,甚至認為,之後會有更大的優惠,結果優惠結束了,又後悔。這類優惠,一般期限在一個月,往往月初開始,月末結束,也有個別另設日期,但截止日期明確。

一旦出現這樣的機會,宜早不宜遲,最好優惠剛一開始,就前往車行試駕、成交。一方面,優惠剛開始時,消費者還沒有普遍知曉,車行還沒有繁忙起來,銷售員有足夠的時間服務先來的客戶,各類車款車型庫存也應該充足,容易選到自己滿意的配置、顏色等,方便及時提車。如果等到月末,不但顧客眾多,銷售員應接不暇,試駕很不方便,而且自己滿意的配置和顏色庫存售空,影響成交的決心,即使成交,至少也得等待幾週後才能到貨。

還有的消費者,看到較大優惠,談價中期望更大優惠,不切實際。當月的優惠,只是汽車廠商的短期讓利行為,並非車行讓利。車行因為固定成本限制,一般很少推出自己的讓利優惠計劃,即使有,幅度也很小。所以,向車行提出更大讓利的想法,往往會落空。特別是廠商折扣較大時,成交量明顯提高,車行和銷售員個人都不會把一再壓價的客戶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。

廠商推出的短暫優惠期,其優惠程度,往往是平時難以通過談判拿到的,消費者最好別錯過,也別因為不切實際的想法,失去了最省錢的機會。

誤區之六:錯過成交時機

當銷售員問:「今天能簽合同嗎?」那表明,消費者的回價合理,車行已經準備接受了,這時應該明確的表示,願意簽合同,立刻成交。當然,也可能銷售員需要再次和你確認購買意向,然後向經理請示做最後的決定,但基本八九不離十。

這樣的成交意向,是最理想的時機,說明消費者的回價雖然不高,可能讓車行損失一定的利潤,但在可接受範圍內,卻超出了銷售員的權利範圍,銷售員必須再次確認客戶的購買意向,才能向經理請示做最後的決定,實現雙贏。

銷售員類似的發問,可能在幾番討價還價之後,明顯感受到顧客的購買意向,通過發問確認,也是成交的邀請。類似的發問,也可能發生在第一次回價之後,銷售員感到顧客對所選車型非常滿意,希望順利成交。

一般車行在淡季,或銷售業績不佳時,希望提高成交量,也會做出讓步促銷,以期達到當月銷售指標。也有的銷售員,當月業績平平,樂於達成個人銷售指標,向消費者讓利;也可能恰恰相反,銷售員已經有一定成交數量,希望再盡量多成交,達成業績突破,爭取銷售冠軍之類。

凡遇到此類時機,最好及時抓住,並非總有。如果貽誤時機,表示再考慮再商量,對消費者是損失,對銷售員來說,會覺得先前判斷失誤,認為消費者誠意不足,也不會繼續推動談判。所以,「今天能簽合同嗎?」這樣的發問,也是銷售員驗證客戶購買意向的標準流程。

(責任編輯:顏永明)

廣告
 

新車優惠


胖編推薦




您可能感興趣